产品
  请完善以下信息,客户经理会在
  24小时之内和您回复。
     *
     *
     *
     *
     *
    
    


新闻中心主页>新闻中心
防治作物叶面病害的新型杀菌剂——氟茚唑菌胺,化合物专利2031年到期

一、产品简介

 

中文通用名:氟茚唑菌胺

英文通用名:Fluindapyr

化学名称:3-(二氟甲基)-N-[(3RS)-7-氟-2,3-二氢-1,1,3-三甲基-1H-茚-4-基]-1-甲基-1H-吡唑-4-甲酰胺

分子式:C18H20F3N3O

相对分子质量:351.366

结构式:

640_wx_fmt=png&from=appmsg&tp=webp&wxfrom=5&wx_lazy=1&wx_co=1.webp (3).jpg

作用机理:氟茚唑菌胺属于SDHI类杀菌剂,也是病原菌呼吸作用抑制剂,其通过干扰呼吸电子传递链复合体Ⅱ上的三羧酸循环来抑制线粒体的功能,阻止其产生能量,抑制病原菌生长,最终导致其死亡。

 

适用范围:主要用于谷物、大豆、水稻、玉米、蔬菜、油菜、坚果树、葡萄、甘蔗、草坪、观赏植物等,叶面喷雾,防治由壳针孢属、链格孢属、核盘菌、炭疽病菌、灰葡萄孢菌、尾孢属、棒孢属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,如亚洲大豆锈病、锈病、稻瘟病、纹枯病、叶枯病、花腐病、白粉病、灰霉病、菌核病、炭疽病、疮痂病等。

 

二、登记情况

 

国内登记情况:

 

目前氟茚唑菌胺在国内处于登记空白状态。

 

国外登记情况:

 

巴拉圭

 

2019年12月,巴拉圭登记了基于氟茚唑菌胺的制剂产品Zaltus [100 g/L氟茚唑菌胺+100 g/L四氟醚唑(tetraconazole)],这是氟茚唑菌胺在全球的首个登记。

 

美国

 

2021年5月14日,7个氟茚唑菌胺产品在美国获准登记,其中包含1个原药,2个单剂、4个混剂,主要用于大田作物、特种作物、草坪等,防治霜霉病、炭疽病、白粉病、叶斑病等。

 

 

韩国

 

目前在韩国登记的氟茚唑菌胺产品有59个,均是混剂,混配成分主要有嘧菌酯、异噻菌胺、氟虫腈、精甲霜灵。其中二元混配的制剂产品主要是13%嘧菌酯+5%氟茚唑菌胺、8%氟茚唑菌胺+4%精甲霜灵,三元混配的制剂产品主要是1%氟茚唑菌胺+1%异噻菌胺+0.6%氟虫腈、2.5%氟茚唑菌胺+2.5%异噻菌胺+1.5%氟虫腈。

 

 

三、市场前景 

 

氟茚唑菌胺兼容性好,可与其他许多杀菌剂复配或预混。与其复配的有效成分除上文提到的以外还包括:粉唑醇、丙硫菌唑、苯醚甲环唑、嘧菌酯+粉唑醇等。制剂产品主要以悬浮剂、乳油为主。

    返回
  南京振峘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(C)2016 网络支持 中国化工网 生意宝 著作权声明